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以及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说起中暑,我们大家都不是很陌生,一到炎热的夏天,就会出现这种现象,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所以我们应该多加去了解这类知识,例如说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以及急救知识,只有我们掌握更多的这样内容,才能更好的去解决突发事件,下面我们大家首先来了解一下中暑的相关常识。

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中暑病因
1、产热增加
在炎热高温季节或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下劳动,防暑降温措施不足等。
2、机体散热减少
环境温度、湿度高,通风不良,汗腺功能障碍等。
3、机体热适应能力下降
年老体弱、产褥期女性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热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同等环境下更易发病。

中暑的症状表现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3、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见于健康年轻疼,常见重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或军训时发病。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它可以迅速发生。其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中暑的检查
1、血、尿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蛋白尿和管型尿。
2、肝、肾功能与电解质检测:严重病例常出现转氨酶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电解质紊乱、凝血机制异常。
3、心电图:多表现为快速型心律失常。一般为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有时也可表现为心动过缓, 可伴有T波及ST段异常。
4、CT检查:方便、迅速而安全,尤其是对于急诊患者能较快做出排除性诊断,对争取时间抢救患者起到重要作用。
5、血气分析:常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高乳酸血症、低氧血症等。

中暑的诊断
发病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及临床表现(高热、昏迷、抽搐)是中暑诊断的关键,也应注意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

中暑的治疗方法
1、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治疗
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或电风扇下,最好移至空调室,以增加辐射散热,给予清凉含盐饮料,体温高者给予冷敷。
2、重症中暑的治疗
一、降温治疗
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1、体外降温: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将患者平卧并去除全身衣物,对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无循环障碍者,冰水擦浴或将躯体侵入27℃~30℃水中降温。对循环障碍者,采用蒸发散热降温,用凉水反复擦拭皮肤,同时应用电风扇或空调加快蒸发。
2、体内降温:体外降温无效者,用冰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也可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腹膜腔灌洗或血液透析,或将自体血液体外冷却后回输体内降温。
3、药物降温:患者出现寒战时可应用氯丙嗪静脉输注.并同时监测血压。
二、对症处理
1、昏迷患者应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
2、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3、补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触发心力衰竭,发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
4、应用升压药纠正休克。
5、疑有脑水肿患者应给甘露醇脱水。
6、有急性肾衰竭患者可进行血液透析。
7、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酌情使用肝素,需要时加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8、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高温引起机体的应激和组织反应以及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均有一定的效果,但剂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以避免发生继发感染。
9、积极防治感染。
三、监测
1、体温监测:降温期间连续监测体温变化。
2、监测尿量:保持尿量> 30毫升/ 小时。
3、凝血功能监测: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

中暑的急救步骤
一、中暑5步骤急救措施有效应对
1、搬移: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衣服。
2、降温: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有条件的也可用降温毯给予降温。但不要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3、补水: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4、促醒: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5、转送:对于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二、中暑要避免以下误区
误区1:发生中暑要快进空调房。中暑后,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此时,身体抵抗力较低,温差过大容易引起感冒,甚至肺部感染。
对策:应该让体温逐步下降。
误区2:中暑后应大量喝水。中暑后,短时间内快速、大量饮水,会引起急性胃潴留,进而影响消化功能。
对策: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误区3:中暑后稍作休息就行。一些人中暑后,适当休息后,自我感觉恢复了,就继续外出活动或劳动。这时可能发热的症状还未消退,或可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重度中暑。
对策:尽快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最好半个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果持续发热,要尽快到医院就诊。
误区4:中暑发热要用退烧药。中暑后发高烧很常见,一些人想通过服用退烧药来降温。而此时身体处于消耗过度的状态,药物代谢可加重身体的负担。
对策:中暑发高烧时,最好采取物理降温方式,如用冰袋、冷毛巾敷额头、腋窝等处。
中暑了怎么办: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属于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中暑的常见诱因还有工作强度过大、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
三、夏季预防中暑外出小贴士
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爱八福 » 中暑的症状及治疗方法以及中暑的预防与急救措施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